XO小说网 - 耽美小说 - 王妃是个理工男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27

分卷阅读27

    今天的事情办得还算漂亮,但如何让异族归顺依旧是持久战。经过这么一番折腾,他们应该也有些教训,知道以平城现在的管理水平,想要搞事情有点困难。

不过近期的好处还是来得很快,春耕结束,宋昱已经派人统计了今年耕种的田地面积,相比舒瑾原来的预期要多上不少。因为农具的推广,全国的耕地面积也有了显著的提高,因为效率变高,所以百姓有余力去开荒土地。

播种的多了,将来的收成当然就会变多,而朝廷能够收到的赋税也会相应增加。因此虽然皇帝还是对于那些船的事耿耿于怀,还是下了一道旨意,赏赐给舒瑾一些布匹珍宝,并且加封他两千户,当然,这两千户暂时还没有什么用。

“我觉得这不像赏赐啊。”柳文熙看着皇帝的旨意,本来一万户就很困难了,现在竟然到了一万两千户,这是看出来辽东还有潜力所以继续加码?

“毕竟出海的事情他已经心心念念好多年,被我们破坏了。如果是他年轻时,事情就没有如今这样简单了。”

“理解不了你们这种父子关系。”柳文熙本来想要吐槽两句,但想到自己好像也没有过什么父子关系……姥爷虽然相当于他的父亲,但是因为年纪隔得太大,对他还是像隔代的孙子,加上柳文熙自小就乖,也不闯祸,让人省心,几乎没有严厉过。

“你不需要理解。”舒瑾抬手揉了揉柳文熙的头,柳文熙好久没有被这样摸过,可能是因为舒瑾的动作过于明显,突然福至心灵。

“舒瑾你是不是喜欢我?”柳文熙睁大眼睛看着舒瑾。

“就是随手摸一摸,你头发软。”舒瑾立马否认,耳根已经红透,他别过头去,强自镇定。

柳文熙听他这样说,也就信了,但是这事在他心里没有像往常一样过去。男人和男人之间亲密举动的界限柳文熙也知道,可是他和舒瑾的关系十分微妙,舒瑾平时过于体贴,让他不知道他到底是习惯了如此细心,还是只针对于自己。

第二天,当柳文熙装作闲聊向宋昱打听关于舒瑾对别人的态度时,得到了宋昱这样的回复。

“王爷并不是个温柔体贴的人。”宋昱觉得说到这个程度已经够了,要是柳文熙体会不到,那这两个人……这样也挺好。

作者有话要说:  宋昱:我老婆孩子不在,不介意看到你们两个晚一点生命大和谐。

舒瑾的身份决定了他除了父母之外只会对自己王妃这么体贴嘛,但是身为现代人的柳文熙很难get到就是了。

第23章开设学堂

“看起来不像啊。”柳文熙嘴上这么说,但是想到舒瑾是只对他自己一个人这么温柔体贴,就觉得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蔓延开来。

宋昱看到柳文熙的表情,未免自己再酸,立马转移了话题。

“我这些日子看了那些课本,这样的教育体系应该可以运用到辽东。”

古代受教育者的范围是很窄的,即使有科举,穷人也很难有读书的机会,高层几乎都被上层把持。而现代人的教育是更加普世化的,门槛低,九年义务教育出来的的学生定然没有科举考出来的举子精于写文章,但其知识具有广度,可以做很多事。

“但是很多内容不适合现在的人吧。”柳文熙被宋昱把思绪带到了正事上,现代教育其实更加注重理科,但如今大齐的科学理论还不成体系,这些要怎么教授?

“现在还很难建成这么完善的体系,我打算在经学外加上算数和科学基础两门课程,让他们学习两到三年,之后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决定之后是要考科举做官,还是深入研究科学知识,留在王府安排职务。”

宋昱设想的教育改革暂时只会在辽东实行。辽东建设刚刚起步,先发展农业,有了粮食就等于有了钱,其他行业自然应运而生,产生巨大的人才缺口,现在培养的都是将来的中流砥柱。

“可以再加上一门医学,讲解基础的生理和药理知识。”如今的医学水平比柳文熙所在时代的古代要强上很多,理论也更成体系,但医学人才明显匮乏,人们生病了主要看天意。

“那这样就把数学单独分科,物理单独一科,把生物化学合并成一科,历史政治的知识原本就有,那地理知识是不是也应该单独分开一科?”宋昱本想要将理化生和地理都包含在科学基础里,但既然柳文熙提出来医学单独分,那么地理单独分应当也是可以的,而且地理相比其他科学知识来说理论要更完善一些,实用性也强。

“嗯。”柳文熙点点头,没想到宋昱一个古人竟然对现代事物的接受度这么强,这样分科放在现在用应该已经足够了,其他的就在实施过程中慢慢完善好了。

分完了五个学科,宋昱就分下去让手下的人编写课本,他们采取边写边教的形式,反正也不用别人去审核。春耕过后大家的事情就没这么多了,学堂开设起来,让十五岁以下的孩子都来上学,费用暂时由王府承担。他们晚上也开设扫盲班,不限年龄,教他们学习认字,至少要认识自己的名字。

“舒瑾,我觉得科学课你也可以去听听。”柳文熙回到王府之后对舒瑾说道,今日下雨,舒瑾在屋子里打谱,听到柳文熙这样说抬起头。

“不如你给我讲。”舒瑾故意逗他,他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无,之前听听门客们讲他们的想法还能勉强理解,对于柳文熙带来的现代知识,他一窍不通。

“好呀,那我们从小学课本开始讲。”柳文熙自认为幽默,然而实际上一节课也没来得及讲,他就积极投身于新城的建设中去了。

夏天的活计少,新城那边需要大量人力,宋昱便提出可以让城中百姓自愿参加建设,每日提供饭食和一定工钱,每天白天去干活,晚上可以回来上夜校学写字。而孩子们则在学堂学习,放假的时候也可以去帮忙。

城中百姓大多都是背井离乡的流民,听说自家孩子竟然可以上学堂,大多数人自然愿意将孩子送去上学。但也有一些人觉得上学不如去新城干活,还能拿到钱。对于这样的人,宋昱让人记录下来,但并未阻止。

而异族人几乎都未将孩子送到学堂。齐人知道读书是好事,士农工商,出仕是一个人最好的出路。异族人却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,族中就算是族长也认识不了几个字,最有学问的就是祭祀,但那女祭祀和宋昱想要讲些什么的时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