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O小说网 - 言情小说 - 长公主不想死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87

分卷阅读187

    的磷矿,目前发现的这些,用来在皇庄做实验是够了,但于推广普及则是杯水车薪。

发现并开采磷矿,已经成了当务之急。

于是这一日,贺卿召见顾铮时,少见地没有让秘书监的人随侍,而是两人在殿内密谈。

从制定“五年计划”开始,顾铮就已经在准备此事。所以贺卿此次召见他,便是要问问事情进展如何。

“都已经安排妥当了。”顾铮将几份书信和文件上呈给贺卿,“西南当地,土汉杂居,本来就矛盾重重,时有冲突,要激发矛盾,一举解决,并非难事。”

他安排了可靠的官员到西南去,又给了调动军队的权力,想来要镇压下武装粗糙的土人,并不困难。

但顾铮脸上的表情并不见轻松,“难的是之后如何处置。若是继续如今的局势,早晚还会出新的乱子。”

“我打算移民。”贺卿道。

“怎么移?”

贺卿一边斟酌一边慢慢道,“将西南的土人迁移到湖广,令他们离开山林,学习汉人开垦种植之术。否则,一直保持着从前的生活习惯,就算归化再久,也是野性难驯。”

“此事必然会遭遇巨大的阻力,而且长途跋涉迁徙,恐怕……”顾铮皱起眉,“再说,湖广也没有那么多土地供他们耕种。”

“可以自己开垦。”贺卿道,“只要愿意动手,新开垦出来的土地,朝廷承认为他们的永业田,五年内免除赋税,官府配给种子农具,派人指导他们种植。”

百姓们的土地由官府按人头配给,按照规定,人死了土地就要收回,增加了新丁可以分到新的土地。但永业田则是世代继承,不在官府的管辖范围之内,可听其自行买卖。

有了永业田,就有了传之子孙的基业,在这个时代,应该能吸引许多人前往。

至于长途跋涉,这一点实在无法避免,只能路上注意些。

这个时代,江南是整个国家的产粮基地,民间有俗语说“苏常熟,天下足”。但是贺卿记忆中,明清两代叫得最响亮的,却是“湖广熟,天下足”,连江南粮食亦要靠湖广供给,可见这片土地上的潜力。只要有足够多的人口,开垦出足够多的土地,就能出产足够多的粮食。

而江南一带,蚕桑盛行,又临近出海地。丝绸和茶叶是海上贸易最受欢迎的东西,如果湖广的土地出产足以供给全国,则江南便可以大面积种植桑苗茶树,扩大规模,出产更多丝绸用于出口贸易。

“可是这样一来,西南的人口就少了。”顾铮道,“蜀中有天府之国的美誉,同样有良田沃野,殿下难道要弃之不用?”

“自然不是。可西南民风彪悍,难以掌控,所以我想将之变成军垦之地。那里矿藏极为丰富,将来肯定要开采冶炼,建立工厂。这些都是十分紧要的东西,朝廷必然会派遣大量军队入驻。让军队来管理,正好能够自给自足,更合适些。”

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煤铁的矿产都必然要收归国有,运用在发展科技,提升各方面实力上。西南地理条件复杂,易守难攻,将重要的工厂建立在这里,由军队驻扎保护,自然更为安全。

如果实在是需要人的话……贺卿忽然想起来一件事,“那些铁狼族的俘虏,做起事情来手脚也很麻利。西北那边已经没什么大宗的差事了。若实在缺人,就把他们送去西南。”

无必要让这些家伙在大楚境内发光发热,造福于民。如此几代之后,他们或许也会在大楚安居下来,渐渐融入其中。

顾铮闻言,面上露出几分复杂的神色,“殿下早就想好了?”

“我说是刚刚才想到的,顾先生信么?”顾卿无奈地道。

她做事虽然也有计划,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依靠临场发挥。实在是那份记忆虽然已经被她吸收,但到底不是属于自己的,总要事到临头,才能“灵光一闪”,她也很绝望呀!

☆、第111章本职工作

顾铮是相信贺卿的。

她如果早有打算,这件事根本不需要瞒着他,毕竟他心里虽然有疑虑,却也不得不承认,在当下,贺卿这种处理方式更合适。

而且归化的异族仗着地利之便,往往桀骜不驯,被朝廷打压了就主动归附,等朝廷放松了,或是日子好过了,又反叛作乱。如此时常反复,才有“非我族类,其心必异”的判语。

说实话,顾铮虽然是个儒生,却也对这种事情十分腻味。

只是朝廷没有太好的解决办法,又要体现天-朝上国的风度,也只能容忍了。

但是现在,贺卿无疑提出了另一种解决办法——不是划出一块地盘让这些部落聚居,而是直接将之打散,混入普通大楚百姓之中。如此,他们没有了族人支持,也就不怎么敢闹事,只能适应和融入,久而久之,心思自然就转移了。

既然如此,尝试一下也未为不可,若真能解决这些问题,将来其他地方的异族也可比照此办理。比如西北的归化州,就聚居着好几个归附的草原部落,时常闹腾出些事情来,令当地官府十分头痛。将之迁入中原,移风易俗,想来就会好管理得多。

这些事情,贺卿必须要靠他和下面的人去安排,完全没有对他保密的必要。

所以她说自己是刚刚想到,顾铮是相信的。有时候他觉得,贺卿其实并不算是个精明的政客,却总是能够另辟蹊径,出人意料地把事情解决。这是她的天赋,或许也是她的奇遇,所以顾铮也没有追问的意思。

他点点头,道,“既然殿下已经做了决定,臣回头就去安排。争取年内将他们迁移完毕,今冬和明年春天便可垦荒种地,赶上春耕。”这种迁移的人口,如果不能自给自足,就只能靠官府供养。若能尽早开垦出土地养活自己,自然是好事。

接下来,就是等西南的局势酝酿发展了。

又跟顾铮商量了两件事,贺卿忽然问,“今日是初几?”

“六月初三。”顾铮回答了这个问题,话一出口,立刻意识到贺卿想说什么,道,“殿下没有记错,今日便是江南船队出海的日子。”

紧赶慢赶,终于赶在了六月出海。

这效率,顾铮自己想起来都仍旧有些不可思议。固然是因为这只是初次航行,许多商队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并